GB∕T-2975-2018-钢及钢产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样制备

  • 会员费不含税,需要开票另需付3%税费。
  • 第1页 / 共25页

    第2页 / 共25页

    第3页 / 共25页
    试读已结束,还剩22页,您可下载完整版后进行离线阅读

    扫码访问小程序中的本文

    微信小程序二维码
    GB∕T-2975-2018-钢及钢产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样制备-EHS文库网
    GB∕T-2975-2018-钢及钢产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样制备
    此内容为付费资源,请付费后查看
    5
    限时特惠
    10
    付费资源
    © 版权声明
    THE END
    GB/T2975-2018前言本标准按照GB/T1.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。本标准代棒GB/T2975一1998《钢及钢产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样制备》,与GB/T2975一1998相比,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:增加了试样标识的具体要求(见4.2):将型钢中术语“腿部”改为“翼缘”,将“腰部”改为“腹板”(见A.2,1998年版A.2):修改了在型钢翼缘厚度方向的取冲击试样样位置要求(见图A3,1998年版图A3):删除了对厚度在25mm≤t<50mm之间钢板取拉伸样坯的要求,厚度t≥25mm取拉伸样坯的要求进行了统一(见图A.10):增加了对调质或热机械轧制(TMCP)钢板取拉仲样坯的要求(见A.6.2.2和图A.10的脚注b)细化了厚度大于40mm钢板上冲击样坯取样位置要求,增加了厚度28mm≤t<40mm钢板取样可选要求(见A.6.3和图A.11,1998年版的A.4.4):将须留加工余量钢产品最小厚度或直径由20mm改为12.5mm,并增加了“激光切割加工余量的选择”相应内容(见附录B)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1S0377:2017《(钢及钢产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样制备》本标准与1S0377:2017的技术差异及其原因如下,这些差异涉及的条款已通过在其外侧页边空白位置的垂直单线()进行了标示。一关于规范性引用文件,本标准做了具有技术性差异的测整,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,调整的情况集中反映在第2章“规范性引用文件”中,具体调整如下:·用等同采用际标准的GB/T15574代替了1S06929(见第3章):·用等同采用际标准的GB/T20832代替了1S03785(见5.2).为使标准更具可操作性,与上一版国标保持一致,细化了对于翼缘有斜度的型钢取样要求(见A.2.1.2);根据国内应用情况,修改了T型钢取样要求[见图A1©)]:在A1.3中增加“弯曲试样应至少保留一个原表面”要求(见A.1.3):增加A6.1一般要求,综合规定拉伸、冲击取样要求,“钢板的取样方向和取样位置应在产品标准中规定”:增加了对纵轧钢板取样的要求(见A6.1.3).为便于使用,本标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:为与图中符号保持一致,将式(A.1)中壁厚符号“T”改为“:”:增加了资料性附录B样坯加工余量的选择”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。本标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(SAC/TC183)归口,本标准起草单位: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,钢铁研究院总院、齐齐哈尔华工机床股份有限公司,首钢集团有限公司、江苏水钢集团有限公司、江苏武进不锈股份有限公司。本标准主要起草人:董莉、高怡斐、周立富、王萍、郭愚、宋建新、周志超、李奇、王洪亮、张维旭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:-GB/T2975-1982,GB/T2975-1998GB/T2975-2018前言本标准按照GB/T1.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。本标准代棒GB/T2975一1998《钢及钢产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样制备》,与GB/T2975一1998相比,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:增加了试样标识的具体要求(见4.2):将型钢中术语“腿部”改为“翼缘”,将“腰部”改为“腹板”(见A.2,1998年版A.2):修改了在型钢翼缘厚度方向的取冲击试样样位置要求(见图A3,1998年版图A3):删除了对厚度在25mm≤t<50mm之间钢板取拉伸样坯的要求,厚度t≥25mm取拉伸样坯的要求进行了统一(见图A.10):增加了对调质或热机械轧制(TMCP)钢板取拉仲样坯的要求(见A.6.2.2和图A.10的脚注b)细化了厚度大于40mm钢板上冲击样坯取样位置要求,增加了厚度28mm≤t<40mm钢板取样可选要求(见A.6.3和图A.11,1998年版的A.4.4):将须留加工余量钢产品最小厚度或直径由20mm改为12.5mm,并增加了“激光切割加工余量的选择”相应内容(见附录B)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1S0377:2017《(钢及钢产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样制备》本标准与1S0377:2017的技术差异及其原因如下,这些差异涉及的条款已通过在其外侧页边空白位置的垂直单线()进行了标示。一关于规范性引用文件,本标准做了具有技术性差异的测整,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,调整的情况集中反映在第2章“规范性引用文件”中,具体调整如下:·用等同采用际标准的GB/T15574代替了1S06929(见第3章):·用等同采用际标准的GB/T20832代替了1S03785(见5.2).为使标准更具可操作性,与上一版国标保持一致,细化了对于翼缘有斜度的型钢取样要求(见A.2.1.2);根据国内应用情况,修改了T型钢取样要求[见图A1©)]:在A1.3中增加“弯曲试样应至少保留一个原表面”要求(见A.1.3):增加A6.1一般要求,综合规定拉伸、冲击取样要求,“钢板的取样方向和取样位置应在产品标准中规定”:增加了对纵轧钢板取样的要求(见A6.1.3).为便于使用,本标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:为与图中符号保持一致,将式(A.1)中壁厚符号“T”改为“:”:增加了资料性附录B样坯加工余量的选择”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。本标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(SAC/TC183)归口,本标准起草单位: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,钢铁研究院总院、齐齐哈尔华工机床股份有限公司,首钢集团有限公司、江苏水钢集团有限公司、江苏武进不锈股份有限公司。本标准主要起草人:董莉、高怡斐、周立富、王萍、郭愚、宋建新、周志超、李奇、王洪亮、张维旭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:-GB/T2975-1982,GB/T2975-1998
   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    点赞0 分享
    评论 抢沙发
    头像
   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!
    提交
    头像

    昵称

    取消
   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

      暂无评论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