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B∕T-3810.2-2016陶瓷砖试验方法第2部分:尺寸和表面质量的检验

  • 会员费不含税,需要开票另需付3%税费。
  • 第1页 / 共13页

    第2页 / 共13页

    第3页 / 共13页
    试读已结束,还剩10页,您可下载完整版后进行离线阅读

    扫码访问小程序中的本文

    微信小程序二维码
    GB∕T-3810.2-2016陶瓷砖试验方法第2部分:尺寸和表面质量的检验-EHS文库网
    GB∕T-3810.2-2016陶瓷砖试验方法第2部分:尺寸和表面质量的检验
    此内容为付费资源,请付费后查看
    5
    限时特惠
    10
    付费资源
    © 版权声明
    THE END
    GB/T3810.2-2016前言GB/T3810《陶瓷砖试验方法》分为16个部分:—第1部分:抽样和接收条件;—第2部分:尺寸和表面质量的检验;第3部分:吸水率、显气孔率、表观相对密度和容重的测定;第4部分:断裂模数和破坏强度的测定;第5部分:用恢复系数确定砖的抗冲击性;第6部分:无釉砖耐磨深度的测定;第7部分:有釉砖表面耐磨性的测定;一第8部分:线性热膨胀的测定;第9部分:抗热晨性的测定;第10部分:湿膨胀的测定:第11部分:有釉砖抗釉裂性的测定,第12部分:抗冻性的测定,第13部分:耐化学腐蚀性的测定;第14部分:耐污染性的测定;一第15部分:有釉砖铅和镉溶出量的测定;第16部分:小色差的测定。本部分为GB/T3810的第2部分本部分按照GB/T1.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。本部分代替GB/T3810.2一2006《陶瓷砖试验方法第2部分:尺寸和表面质量的检验》。与GB/T3810.2一2006相比主要变化如下:修改了范围(见第1章,2006版的第1章):增加了术语和定义(见第2章);修改了边直度的计算公式(见2.1,2006版的4.1.1):修改了直角度的计算公式(见2.2,2006版的5.1.1):修改了尺寸偏差的表示方法(见3.5、5.4、6.4,2006版的2.5、4.5、5.5):修改了“釉裂”的定义(见2.8,2006版的8.1.2):修改了“磕碰”的定义(见2.16,2006版的8.1.10):增加了“抛痕”的定义(见2.20):修改了部分产品的尺寸测量方法(见第7章、第8章,2006版的第7章)。本部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010545-2:1995《陶瓷砖第2部分:尺寸和表面质量的检验》(英文版)。本部分与IS010545-2:1995的主要差异如下:标准名称修改为《陶瓷砖试验方法第2部分:尺寸和表面质量的检验》:增加了术语和定义(见第2章):纳人了1997年出版的技术勘误10545-2:1995/Cor.l:1997的内容,把原文中的术语“6.1.2边弯曲度”用“6.1.2中心弯曲度”代替、“6.1.3中心弯曲度”用“6.1.2边弯曲度”代替(见2.4、2.5);增加了“抛痕”的定义(见2.20);GB/T3810.2-2016前言GB/T3810《陶瓷砖试验方法》分为16个部分:—第1部分:抽样和接收条件;—第2部分:尺寸和表面质量的检验;第3部分:吸水率、显气孔率、表观相对密度和容重的测定;第4部分:断裂模数和破坏强度的测定;第5部分:用恢复系数确定砖的抗冲击性;第6部分:无釉砖耐磨深度的测定;第7部分:有釉砖表面耐磨性的测定;一第8部分:线性热膨胀的测定;第9部分:抗热晨性的测定;第10部分:湿膨胀的测定:第11部分:有釉砖抗釉裂性的测定,第12部分:抗冻性的测定,第13部分:耐化学腐蚀性的测定;第14部分:耐污染性的测定;一第15部分:有釉砖铅和镉溶出量的测定;第16部分:小色差的测定。本部分为GB/T3810的第2部分本部分按照GB/T1.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。本部分代替GB/T3810.2一2006《陶瓷砖试验方法第2部分:尺寸和表面质量的检验》。与GB/T3810.2一2006相比主要变化如下:修改了范围(见第1章,2006版的第1章):增加了术语和定义(见第2章);修改了边直度的计算公式(见2.1,2006版的4.1.1):修改了直角度的计算公式(见2.2,2006版的5.1.1):修改了尺寸偏差的表示方法(见3.5、5.4、6.4,2006版的2.5、4.5、5.5):修改了“釉裂”的定义(见2.8,2006版的8.1.2):修改了“磕碰”的定义(见2.16,2006版的8.1.10):增加了“抛痕”的定义(见2.20):修改了部分产品的尺寸测量方法(见第7章、第8章,2006版的第7章)。本部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010545-2:1995《陶瓷砖第2部分:尺寸和表面质量的检验》(英文版)。本部分与IS010545-2:1995的主要差异如下:标准名称修改为《陶瓷砖试验方法第2部分:尺寸和表面质量的检验》:增加了术语和定义(见第2章):纳人了1997年出版的技术勘误10545-2:1995/Cor.l:1997的内容,把原文中的术语“6.1.2边弯曲度”用“6.1.2中心弯曲度”代替、“6.1.3中心弯曲度”用“6.1.2边弯曲度”代替(见2.4、2.5);增加了“抛痕”的定义(见2.20);
   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    点赞13 分享
    评论 抢沙发
    头像
   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!
    提交
    头像

    昵称

    取消
   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

      暂无评论内容